美英德印澳向我國索賠,面對新“八國聯軍”,我國應該如何應對?
1900年,美英法德俄日意奧八個國家入侵我國,此外印度作為英國殖民地,也派軍隊參戰。120年,兩個甲子之后的今天,新的“八國聯軍”正在形成,并準備再次洗劫一番。
新冠肺炎爆發以來,歐美國家疫情迅速擴散,美國累計確診患者84萬人,德國15萬人,英國13萬人,印度2萬人,澳大利亞6000人,新冠肺炎疫情除了導致大量人員死亡以外,各國為了防止疫情擴散,紛紛封城隔離,經濟損失極其慘重。
英國向我國索賠3150億英鎊
德國索賠1490億歐元
澳大利亞索賠6萬億澳元
最可笑的是印度,居然索賠20萬億美元,把整個印度打包賣了,恐怕也不值20萬億,漫天要價之前,也不想想自己是不是值這么多錢。
歐美國家為什么集體向我國索賠?
山本五十六有一句話讓我記憶猶新,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后,日本的國力軍力全面上升,想要重新劃分勢力范圍,但是東亞和東南亞地區已經成為歐美國家的殖民地,山本五十六作為代表與歐美國家進行談判,但是卻沒有爭取到任何利益,談判結束后,山本五十六說了這樣一句話:歐美殖民者得到了他們想要的一切,于是擺出一副道德面孔,宣布游戲結束了。
歐美國家掠奪的本性沒有發生實質性變化,如今能夠“安分守己”,主要是因為兩點,一是掠奪的方式變了,二是沒有能力像過去一樣建立殖民地。
歐美國家站在制造業頂端,憑借高科技獲得巨額利潤,這也無可厚非,畢竟科技也是需要研發的,但是我國科技的快速發展,讓歐美國家感受到威脅,美國聯合加拿大、澳大利亞、英國等盟國對華為的打壓,就是為了保持在5G領域的壟斷地位。
120年前八國聯軍入侵我國,是因為我國太弱了,現在歐美國家聯合向我國索賠,是因為我國快速發展,讓歐美國家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脅。
縱觀世界歷史,大國崛起必然伴隨戰爭,德國兩次嘗試取代大英帝國,結果釀成兩次世界大戰,所以歐美國家嚴密防范所有可能的取代者,如今美國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最可能取代者是誰?
按照新冠肺炎疫情之前的經濟增速,我國將在2028年前后GDP超過美國,受疫情影響,各國經濟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。我國疫情基本結束,開始復工復產,歐美國家的疫情還在持續,經濟水平持續下降。
我國加速,歐美減速,這也是為什么特朗普急于復工復產,作為第一名,不斷被第二名逼近,緊迫感可想而知。歐美國家就是想要維持壟斷,讓我國始終處于打工仔地位,永世不得翻身。
核大國之間不會爆發“熱戰”,但是“冷戰”已經開始,而戰爭的核心就是爭奪科技制高點,120年前我國打輸了,這一次必須打贏,而能否戰勝,關鍵看能否占據科技頂端,我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
德國發動兩次世界大戰,現在仍然是西方國家重要一員,俄羅斯不斷釋放善意信號,卻始終沒有融入西方陣營,我們同樣不可能,唯一能夠仰仗的,只有自己,過去幾千年如此,今天更是如此。
來源:www.toutiao.com